“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曾经是西藏农牧区民众出门走土路、走泥路的真实写照。如今,雪域高原的道路四通八达,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已然不用为出门再发愁。
据中新社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得的最新消息,自十年前西藏先后出台《关于加快乡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加快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优惠政策》等政策,至2014年,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99.7%和97.4%,50.7%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距西藏首府拉萨1300多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曾因海拔高、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等原因,被称为“高原孤岛”,而219国道新藏公路,犹如躺在阿里民众家门口的雪域“天路”。
该国道起自新疆叶城县,止于西藏拉孜县,其中西藏境内全长1436公里,这既是五条进出藏公路之一,也是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对外运输通道。“十一五”规划以来,中国政府安排建设资金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分段实施整治改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于2013年10月全线沥青路面贯通并实现“黑色化”。
“现在开车不用担心山路、泥路,只要保持清醒就好,因为路太平、太好走,有时容易打瞌睡”,新藏公路的建成通车,有着十余载开车经历的普兰县农民尼玛,第一次感受到飞驰在这条“天路”上的自在与“无忧无虑”。尼玛们把东风车、卡车换成丰田越野车,纷纷由帮人拉货“改行”跑起了客运、旅游,第一次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致富梦。
“去年公路终于修通了,圆了我们几代人期盼已久的梦”,经过4年又6个月的全力修建,西藏墨脱公路也于2013年10月全面建成通车,至此结束了中国唯一一个行政县不通路的历史,对此墨脱县德兴乡巴登则村门巴族大学生村官白玛曲珍如是感言。
墨脱公路工程位于西藏波密和墨脱两县境内,自1961年开始,其经历4次兴建,耗资数千万,但均因关山阻断,施工难度大,未能实现永久通车。
新建成的墨脱公路是被中国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公路建设项目,于2009年4月正式动工,其穿越海拔4400米的嘎隆拉雪山,直抵墨脱县莲花广场,公路全长117.278公里,总投资达15.99亿元(人民币,下同),在无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前提下,基本实现了全年8至9个月通车时间的目标。
西藏交通运输厅官员表示,2013年该厅启动了“强基惠民小康路”战略,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农村公路里程5897.27公里。截至2013年底,西藏在682个乡(镇)、5261个建制村、1771个寺庙中,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7%、97.4%、90.3%,通畅率分别达到50.7%、16.5%、16%。
据介绍,2013年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0.8亿元,同比增长19.5%。公路交通投资占西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3.3%,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此外,利用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115亿元扶贫贴息贷款,全额用于今后3年西藏农村公路建设,以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同时,西藏大力扶持农村客运发展,新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3条,民众出行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官方称,近年来,随着西藏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