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中心的淮海路上交通拥堵不堪,今后,这些轨交覆盖比较好的商业街,是否可以尝试打造成一条慢行步道,将道路还给行人。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系列讲座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专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透露,“对人的关怀”是本次交通规划的最大亮点。
“所有的交通规划都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舒适。”陈小鸿介绍道,2040年,上海要建设成为一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针对上海2040的建设目标,我们要有服务品质更好的、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支撑,建立更加开放的国际枢纽门户;要构建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社区,营造良好的慢行环境和街道空间品质;平衡职住空间、鼓励绿色交通出行。
“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如何构建?陈小鸿介绍道,打造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100%;其次,依托轨道交通网络调整主城片区用地布局,实现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60%以上的人口和岗位,公共交通占通勤出行的40%以上;第三,将路权再配置,在主城区完善道路网络功能,以公交优先、慢行改善为原则重新分配道路空间资源。第四,提升慢行交通品质。要提高慢行网络的连续性和功能性,构建“慢行廊道和专用通道、接驳通道、休闲通道”。此外,要营造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完善“B+R”和共享自行车系统。类似黄浦江东西岸的滨江构建的骑行与行人专用通道,以及小陆家嘴地区的步行高架,将进一步在枢纽周边进行推广。“如何将路权再配置?比如说,淮海路等拥堵商业街区,区域内的轨道交通覆盖比较好,可以尝试禁止或减少机动车行驶的时间,将道路还给行人。”陈小鸿补充道。
据悉,到2040年,上海将建设畅达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主城区通勤时间由43分钟缩减到40分钟,轨道交通站点10分钟步行覆盖率由32%增加到60%,整体绿色交通占比要提升到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