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亮起,斑马线上一些老人却熟视无睹;机动车道上,老年人骑着电动车、自行车跟机动车抢道,甚至顺着马路中央的护栏逆行……近日,记者在福州市区二环路、八一七路、五四路等各大路段走访调查老年人的出行,看到了不少让人心惊的场面。根据交警部门、律师事务所和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提供的一些交通事故案例也充分说明,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以及社会日趋老龄化,涉老交通安全问题日渐凸显。
是老年人自己的交通法规意识过于淡漠,还是如今的交通环境对他们而言过度险恶?老年人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日常出行安全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老人出行事故最易发生在骑车时
“很多老年人都有驾照会开车,我们也不是买不起小车给父母开,就是本着安全考虑,不想让他们开车,但没想到还是发生了交通事故。”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两年前,他的父母在经历一场交通事故后双双撒手离去,对其家人造成的伤痛至今无法消除。今年7月初的一天清晨7点多,一名老伯骑着电动车通过杨桥路通湖路口时,被一辆右拐的大型押运车撞倒,头部被车轮碾过,当场身亡。
上述交通事故,受害人都是白发老者,他们都骑着电动车。事故发生了,对于家属心灵上的伤痛而言,所有的自责、忏悔乃至赔偿,都于事无补。王先生感慨:“当初怕老人开车出事,没想到电动车更危险。”
老人日常出行主要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对这个问题,山西公安交警网曾对省内50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调查,其中16人表示“日常出行步行为主”;12人日常出行选择自行车;11人出行主要乘坐公交车;8人骑各类摩托车;其余3人驾驶小轿车、老年代步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而2015年1月至9月底,山西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共28人,其中行人4人、自行车(包括电动车)8人、电动及燃油驱动的机动三轮车1人、各类摩托车9人、汽车1人、乘车5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丧生的老年人中以骑自行车及驾驶各类摩托车者居多,占总数的六成。多位一线交警透露,在致死的事故中,在不考虑事故责任的情况下,事故率靠前的交通行为依次是步行、骑自行车、驾驶三轮代步车和各类摩托车。
事故发生时间大多为买菜和接送孩子时
老人选择骑车出行的原因有时很令人唏嘘:岁数大了,子女不在身边,想去早市、超市买个东西,等公交、转车和挤车太麻烦。用电动车、老年代步车,恰好能解决所有的需求:驾驶不费力,能装足够的货,平时还能带着老伴出门走走。需要照顾孙辈的,早晚高峰还能开着车接送孩子。
据调查,老年人外出主要原因是早起锻炼、接送孩子和买东西。也正因为这样的需求,涉老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相对固定,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段:早7时至8时,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时至6时。早晚高峰是锻炼和接送孩子,平峰时段是去买东西。另外事故发生的地点也相对固定,多集中在学校、居民区、购物中心附近道路。本月 8日晚上9点多,福州万象城前的工业路上,一名老人横穿过街时,与一辆41路公交车发生剐蹭,老人头部流血,公交车内也有4名乘客摔倒。交警认定了该事故中老人未遵守交规横穿马路,公交司机没起到注意避让义务,所以双方各负一半责任。从近年来市区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老年人因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而丧生的为数很少,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交通出行中的弱势群体出现在交通事故当中。但作为弱势群体,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事故中不承担责任,事故认定文书中也经常出现“横穿道路”“闯红灯”“逆行”之类的描述。
各项功能退化却心存侥幸
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退化,反应迟钝,听力、视力差,遇到突发状况极易判断错误,这是导致老年人交通事故高发的直接因素。此外,多位一线交警根据日常处理的类似事故,总结了骑电动车、驾驶老年代步车的老人最大的安全隐患:没有让行意识。交警们分析说,从老人闯红灯过马路的表现上就能看出他们的出行风格:不会主动让行,只要面前没车,能向前走1米就走1米,直到面前的车道上车流密集,不得不停步为止。如果这样的风格用在骑电动车或驾驶老年代步车等速度较快的车辆上,给自己带来的危险可想而知。
近日在闹市走访中,记者询问过不少违规出行的老年人,发现他们除了反应能力差,交通法规意识也偏弱,很多人把自己的安全完全寄托在了司机或者路人身上。“这么走、这么骑,不怕被撞到吗?”老人们最普遍的回答是:“我觉得他不敢撞我。”数据显示,闯红灯横穿马路的行人中老年人至少占到三成以上。
除了骑行和步行,不少老人在乘车过程中也缺乏安全意识,一些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在报道中可以看到,不少老年人急着下车、怕坐过站,往往车还没有停稳就提前离开座位;有些老年人上车后喜欢直奔后车厢,车上还有阶梯,因此,在车子起步时或者遇到情况紧急刹车,急着走路的老人往往因为没有抓牢扶手而摔倒;另外,有些老人坐车时喜欢打瞌睡、聊天,甚至打电话,没有坐稳,也顾不上抓扶手;还有不少老人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频繁调换座位……
专家支招:涉老交通事故如何避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外出频率较之前有所增加,也是涉老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目前,进行人际交往、从事部分劳作、早上晨练、晚饭后散步、结伴购物、外出旅行等已经成为广大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道路安全专家提示,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设立交通信号灯时要充分考虑道路宽度、行人流量、速度、年龄差异等因素,以更加合理的时间,保证老年人横过马路的安全。例如,在较宽的马路中央可设置“安全岛”,如果在一个绿灯周期内无法通过马路的情况下,老人可到路中间的“安全岛”等待下个绿灯再通行。
专家和交警均认为,社区和家人有必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爱好,有选择地通过各种形式在老年人晨练、晚上聚集聊天等公共场所、社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现在交通状况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了解道路改造的新情况,熟悉车辆运行规律,发现危险如何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等,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独自出行时,最好穿颜色醒目的衣服;70岁以上老人,外出时最好步行或坐公交车,不要单独骑车或驾车;老年人行动较慢,外出时应优先考虑乘坐公交车,避免或减少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代步车等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并尽量避开早晚高峰时段。另外,老年人外出时最好有家人或亲属陪同,单独外出要选择视线较好的道路,尽量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要从人行横道线上通过,并在人多时一起横过,以引起驾驶人足够注意,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