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发布了《2016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中显示的“内地停车市场消费共计4000亿元人民币;北京停车位缺口达355万个,超过全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等部分内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6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
众所周知,停车难已成不少人在城市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此,有媒体指出,停车难的最根本原因是车多,停车位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笔者却感到,解决停车问题也在于解决开车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停车和开车是两种不同概念,怎能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很多有车一族,都会遇到一种人在囧途的处境:在出行高峰期开车出门,一路上水泄不通,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却人满为患无处停车,费尽力气找到停车位,等停完车办完事返回家,又得再经历一遍之前的窘境。所以,若我们把眼界放宽,不难发现停车难的问题,其实也是开车难的问题。面对停车窘境,除了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增加停车位数量和提高使用率,关键还得减少开车出行比例和改善交通出行方式。
因为,在停车位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近10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相比之下,停车位的增长速度还有待提高。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化的方式,实现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的同步增长,但恐怕届时也会出现一定的浪费问题。在出行高峰,停车位供不应求,而在出行低谷,空余停车位又远大于求。若通过增加立体车库的方式,增加大量的停车位,那在某个时段或某个时期,必然会出现大量立体车库无人使用的状况。所以,在不断增加停车位的同时,还是得减少汽车出行比例。
可以看到,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益复杂。共享单车的出现,使得部分民众更偏向于使用共享单车解决出行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开车已不再是人们交通出行的最佳选择。所以,我们应该扩大这一趋势,通过增加共享型交通工具的使用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浪费。同时,进一步拓宽公共交通渠道,鼓励人们利用步行、单车、地铁、轻轨、公车等出门。只有当开车不再是交通生活的首要途径,停车难的问题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地缓解。
|